“致遠”遺物被標戰利品 在日本公園展出近百年 致遠機關炮成固態硬碟日艦陪襯
  在日本著名的軍港城市神奈川橫須賀市,有一座紀念日軍戰爭勝利的"三笠"公園,坐落著日俄戰爭中名噪一時的日本海軍旗艦戰艦"三笠"號,很多日本民眾為瞻仰這個海microSD軍戰艦而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就在"三笠"紀念艦的登艦口旁,還存放著120年前日軍從中國北洋海軍"致遠"號上拆走的機關炮。
  7月5日,《法制晚報mSATA》甲午遺證報道組的記者遠赴日本,尋找曾屬於中國的、被擄到日本的戰爭戰利品。
  記者看到,這門"致遠"號上的格林炮放置在"三笠"紀念艦舷梯的臺階下,默默地充當著這竹北買屋艘日本戰艦的陪襯。而關於這門機關炮的來歷,公園的管理人員早已經說不清道不明。
  公園怪象

  水泥固定日艦固態硬碟致遠機關炮成陪襯
  橫須賀港,幾乎就是一本袖珍的日本近代史。雖然不能囊括所有近代大事,但細數日本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後的幾次大規模戰爭,都能找到它的影子。從1865年建立煉鋼廠以來,這個扼守東京灣的小漁村先後建立了造船廠、軍港,至今仍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部的駐扎地。
  當記者乘車到達橫須賀後發現,"三笠"公園就位於美國海軍基地旁邊。人還在公園的大門口,遠遠就能看到固定在地上的"三笠"紀念艦,一面日本軍旗旭日旗在艦首飄揚,而紀念艦的前方,即是一尊手握軍刀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平八郎的銅像。
  "三笠"是日本海軍史上的名艦,艦名取自奈良縣的三笠山。這艘在英國打造的戰艦在1904年日俄戰爭中擔任聯合艦隊旗艦,是東鄉平八郎大將的座艦。
  在日本人心中,"軍神"東鄉平八郎是偶像般的人物,矗立著其銅像的"三笠"公園也因此成為許多年輕人覲見這位"東方納爾遜"的首選之地。
  然而,出乎許多中國人想象之外的是,這座公園中,至今還展出著120年前日軍從北洋海軍"致遠"艦上拆卸的機關炮,它就在"三笠"艦的舷梯臺階下,充當戰艦的陪襯。
  1894年9月17日下午3點30分,奮勇沖嚮日本艦隊的"致遠"艦因為"受傷過重"不幸發生大爆炸,在熊熊大火中沉沒於黃海。"致遠"艦沉沒後,兩座桅桿的頂端還長時間露在海面上,其中一門裝備在桅桿頂端桅盤內的格林炮被日軍拆卸後運回日本。
  記者走進公園,近距離觀察這艘老軍艦,它是一條長達120餘米的大型戰艦,全身灰色塗裝,固定在岸邊的水泥地基上,有種遮住背後大海的感覺。要知道,當今日本最先進的戰艦、從美國進口的宙斯盾驅逐艦,全長也就160米左右。
  委身舷梯下方介紹牌稱"甲午戰利品"
  紀念艦入口的右邊豎著一塊長約1米、高約80釐米的長方形介紹牌,分別用日文和英文介紹著"三笠"紀念艦的由來。在這塊位置明顯的指示牌附近,即紀念艦的舷梯臺階下方,正是記者要尋找的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致遠"艦的機關炮。
  這是一門十聯裝的格林炮。黑色的底座支撐著灰色的炮管,旁邊的介紹牌上簡單地介紹道:"甲午戰爭時期戰利品。初期機關炮,又稱十連發機關炮"。
  在這門格林炮側面,還能看到可以扳起的缺口--準星。
  "它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裝備於軍隊的機槍,北洋海軍有多艘軍艦裝備了這種武器。'致遠'艦的後部桅盤中就安裝有兩門這種小口徑速射武器。"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介紹說,這種美國造的格林炮現代中國習慣譯作加特林機關槍,用手把搖動十個槍管圍繞軸心轉動輪番射擊,在當時可稱火力十分猛烈。
  大炮褪色生鏽隨"三笠"艦塗裝成灰色
  隨行的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員王鶴說,"致遠"機關炮現在的顏色和幾年前相比已經不一樣了,現在看起來比較新,以前炮口都生鏽了。
  "三笠"艦保存會廣報部課長曾川正告訴記者,因為下雨和風吹日曬等緣故,這些露天展品的顏色會慢慢變淺和生鏽,公園每隔五年會給展品做一次大的油漆塗裝,有一些細小的地方會根據褪色和鏽蝕情況每年進行塗裝。
  據《艦船知識》雜誌記載,因為北洋海軍建軍之初就以英國海軍為師,所以北洋戰艦採用的是傳統的維多利亞式塗裝,即黑色艦身,水線下紅色,白色上層建築,桅桿和煙囪為黃色。
  "因為公園現在只有這種塗裝'三笠'艦的灰色塗料,所以把這門'致遠'艦的機關炮也塗成了現在的灰色。"曾川正說。
  就在"致遠"機關炮的旁邊,還擺著兩枚漆黑的炮彈,旁邊介紹牌上寫著:"捕獲於日清戰爭,活躍於日俄戰爭:'鎮遠'的炮彈。"如它們擺放位置所暗示的一樣:清國引以為傲的北洋水師,不過是虎狼敵國的陪襯。
  游客反應

  仍展示戰利品會讓日本人為戰爭自豪
  曾川正介紹說,"三笠"公園平時每天的參觀人數為300人左右,但是周末往往達到千人。7月6日,記者前往探訪的當天正值周日,不時有組團游客和散客陸陸續續進入公園參觀。游客除了看指示牌的介紹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門被日方標記為"戰利品"的致遠機關炮。
  游客中有一群身著日本海上自衛隊制服的游客,通過簡單的交流,記者得知這群自衛隊的學員是防衛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們以"身份特殊、不方便談論政治"為由拒絕了記者的採訪。不過,在交流的過程中,其中一名學員輕聲嘀咕說,對中國的記者時說話要小心。
  曾川正告訴記者,自衛隊防衛大學就在"三笠"公園附近,那裡的學生常來"三笠"公園參觀,通過公園裡的紀念艦和戰爭中的戰利品瞭解日本海軍戰史。
  在"三笠"紀念艦旁的地面上,擺放著日軍從戰場上繳獲的各式戰利品,除了"致遠"機關炮、"鎮遠"艦參加完日俄戰爭後留下的兩枚305毫米炮彈之外,還有日軍從日俄戰爭中繳獲的俄國海軍大炮,以及被擊穿的俄國海軍艦炮防盾等等。
  二戰以後,日本一直以和平國家標榜自己,但是仍然把這些在侵略戰爭中獲得的戰利品公開展示。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游客告訴記者,"好的一面是可以讓日本人瞭解歷史,但另一方面會讓日本代代都為戰爭的勝利而自豪,這是不好的。"
  追問來歷

  難找史料記載或由神社捐贈給公園
  對於"致遠"機關炮的來歷,曾川正說,"三笠紀念艦從大正十五年(1926年)開始在這裡展示,所以這個機關炮應該是在那之後放到公園的。"他說。但是對於這門機關炮的具體來歷和故事,曾川正表示不知道。"三笠"公園中也無文獻記載這門機關炮的由來。
  陳悅告訴記者,現在負責"三笠"紀念艦運營的三笠會和為紀念東鄉平八郎成立的東鄉會關係非常密切。現在陳列在"三笠"公園裡面的好多東西都是在二戰後"三笠"艦要進行修複的時候別人捐贈過來的,因此陳悅推測這門"致遠"的機關炮可能是東鄉會中的某個人或者是某個神社捐贈過來的,但沒有具體的史料記載。
  "這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東西,好的東西他們(日軍)才拿回來。"身穿海軍服裝的日本"海軍愛好者同好會"成員大橋對記者說。他知道"致遠"機關炮的名頭,而他此行就是來參觀"三笠"艦和這門炮的。對於中日之間的這場戰爭,他現在依然為當時日軍的勝利而自豪,"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會為自己的勝利而驕傲。"大橋這樣告訴記者。
  敗於戰術

  日採取新戰術發揮艦隊最大優勢
  黃海一戰,北洋艦隊"致遠"、"經遠"、"超勇"、"揚威"等多艘軍艦沉沒,日本聯合艦隊卻一艦未沉。
  日本明治大學近代史研究教授山田朗和京都佛教大學日本近代史研究教授原田敬一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均認為,雙方採用的陣形和戰術不同是導致這場戰役北洋水師戰敗的重要原因。
  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當天,北洋艦隊採用了英國海軍軍官琅威理指導的"鱗次橫陣"隊形迎戰,日軍聯合艦隊則擺出了"單縱隊"隊形向清軍展開進攻。
  "鱗次橫陣"是1866年奧地利艦隊在利薩海戰中使用的著名陣法,進攻方式主要為撞擊敵艦。"多數國家的軍艦上都安上了撞角,這是當時海戰中主要使用的戰術。"原田敬一告訴記者。
  日本採取的"單陣形"是英國海軍軍官英格爾斯提出來的,其能有效發揮日軍側面速射炮火優勢攻擊敵艦。原田敬一說,英格爾斯於1889年到1892年在日本海軍大學執教戰術,嚮日軍教授了這一戰術,強調未來無論遇到何種戰場情況,都要堅持使用縱隊戰術。但直到開戰前,該陣形僅在桌面上推演過。不過,日軍還是大膽地採用了這種戰術。
  "當時日本沒有北洋艦隊'定遠'、'鎮遠'那樣的大型軍艦,炮彈的射程也比不上北洋艦隊,所以他們採取了有利於艦隊作戰的陣形和戰術。"山田朗說。
  黃海海戰當天,雖然日軍艦隊裝備的速射炮存在射程短的弱點,但因為日軍各艦炮火猛烈,北洋艦隊中彈754發,多艘戰艦沉沒,而日本軍艦中彈數僅為134發。
  日艦靈活變陣北洋海軍死板致敗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紀榮仁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黃海海戰中,北洋艦隊首先開炮一度打亂了日本的陣腳。日本艦隊在一開始的時候運用的"單縱隊"並不是很成功,但是他們非常靈活地更換了自己的戰術,將隊形調整,進行了變陣的動作。
  而北洋艦隊則非常死板,沒有在實戰中發揮靈活性,打仗時"生搬硬套",成為北洋海軍戰敗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
  紀榮仁說,日本是戰略進攻的態勢,而我們則是被動防禦,這種指導思想也是不正確的。這歷史上的一戰最大的經驗教訓就是,我們一定要重視平時的訓練,從中發現戰略戰術的不足。
  文/甲午遺證報道組記者蔣伊晉張潔清
  "致遠"沉沒
  根據史料記載,"致遠"艦最後的航程在世界海軍史上堪稱壯烈。
  1894年9月17日,甲午海戰中規模最大、戰鬥最殘酷的黃海海戰在午後打響。民國初年海軍組織整理的軍史《海軍實記》中記載,"致遠"艦上的鄧世昌望著前方激烈的戰場和被圍攻的"定遠"等艦憤怒地喊道:"打了三個小時,敵艦一艘未沉,日本全仗著吉野(日軍旗艦),擊沉它我北洋艦隊即可獲勝!"
  下完衝鋒令後,鄧世昌指揮當時已經"重傷"且彈葯即將耗盡的"致遠"艦,採取衝撞戰術全速沖嚮日本第一游擊隊,試圖攻擊日艦"吉野",並破壞日本海軍的編隊隊形。
  看著全速衝來的"致遠"艦,"吉野"號艦長河原要一看出了鄧世昌想撞沉"吉野"號的意圖,下令全力炮擊"致遠"艦。隨著與"吉野"號的距離逐漸縮短,"致遠"中彈也越來越多,最終,一聲巨響使得整個戰場都沉寂下來,"致遠"號的舷側發生劇烈爆炸。
  軍艦的艦首先行下沉,艦尾高高豎立在空中,螺旋槳仍然在不停地旋轉……不到十分鐘,這艘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建造的穹甲巡洋艦就永遠地消失了。
  但是,"致遠"艦沉沒的海區水深不足二十米,在退潮時,其桅桿和桅盤依然露在水面上,其桅盤中的一門格林炮被日軍拆卸。
  黃海海戰戰術示意圖
  第一階段
  ●時間:午後12時50分至14時許
  ●戰況:北洋艦隊利用火力優勢暫居上風
  第二階段
  ●時間:午後14時至15時30分
  ●戰況:聯合艦隊利用速度優勢扭轉局面
  ·引言·
  兩甲子匆匆過去,歷史並未走遠,當年日軍的“戰利品”在日本並不難覓。面對這些“甲午遺證”,中國人當如何反思?日本人又當反思什麼?
  今天我們反思甲午戰爭,並不是簡單地反思戰爭勝敗,而是為了超越歷史、超越戰爭,是中國人、日本人乃至相鄰國家的相處與未來。
  2014年6月-7月法晚報道組赴日本七地尋找甲午遺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s27gspxb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